

今天上午,飞哥给我发了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在离我们很近的金科集美阳光小区,一位31岁、育有一儿一女的女性,从31楼纵身跳下。听闻是她老公失业,自己工资又被削减,房贷车贷的压力如大山般沉重,最终压垮了她。我们虽与她素不相识,但想到如此年轻的生命消逝,还留下两个可怜的孩子,心里满是感慨。同样身为90后,同样背负着房贷,同样有两个孩子,我太明白其中的艰辛。当下大环境不好,飞哥店里生意也不景气,可即便艰难,我们也在咬牙强撑。
每次被催生,我都忍不住倾诉压力:怀孕时身体的不适,带娃时的心力交瘁,怀孕对工作的影响,熬夜喂奶加速衰老……这些辛苦难以言表。我心里是十分抗拒的,可老妈却难以理解:“我生养你们四个,那时候条件那么差,农活又多,不也过来了?你们年轻人怎么就这么怕累?” 其实,我并非怕累,而是精神与身体遭受的双重折磨,让我不堪重负。如今的年轻人,要具备赚钱养家的能力,还要生养孩子,同时兼顾处理好家庭关系,我们又不是圣人,怎么可能事事周全?我既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也难以心安理得地躺平,这种矛盾的状态,让内心满是疲倦。
六零、七零年代的老一辈人,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日子,整日被农活围绕 ,身体的疲惫不言而喻。但那时大家都处于相似的贫困状态,没有攀比,精神上反而轻松。现在却不同,即便无心攀比,若不努力也会被社会无情淘汰,这样的社会环境,想想都让人害怕。仔细想想,我们已经多久没有真正开怀大笑过了?
或许是因为从事销售工作,我常常被业绩压得喘不过气,出差时更是夜夜熬夜。成年人的世界,总是充满无奈。我也越来越理解,为什么很多人选择不婚。许多人患上抑郁症,都与婚姻生活脱不了干系,带娃的艰辛、养娃的经济压力、生活条件的落差等等,都是压在心头的重担。
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不婚,将来或许要面对孤独终老、无人养老陪伴的困境;已婚,则要应对各种琐碎繁杂的家庭问题。很难说哪种选择更好。没有经历过各种人生境遇,就不算真正活过。我始终认为,一个人的成长,往往始于身份转换的那一刻。从女儿,到妻子、母亲,再到奶奶、外婆,还有姨妈、姑姑、舅妈、婶婶、嫂子等诸多身份。每增添一种身份,就能体会到不一样的人生滋味。正所谓 “养儿方知父母恩”,就是这个道理。
人生的长度难以界定,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我们要开心快乐、精彩地度过每一天。没有经历过酸甜苦辣的人生,是不完整的。而我们要做情绪的主人,而非被情绪左右,凡事看开一些,要相信没有过不去的坎。就像那句老话说的:好死不如赖活着。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加油!
For the best experience view this post on Like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