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的權力遊戲

in voilk •  5 months ago

    最近持續在看小說"大奉打更人",雖然充滿玄幻元素,但也不乏古代中國的朝堂黨爭,帝王的平衡權力的手腕。


    過去看過一些歷史講評,都會提到帝王對於權臣的制衡。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曹操對於司馬懿的掌控,雖然這部分也有可能是後世之人的加油添醋,司馬懿歷經曹操、曹丕、曹睿三代對他的提防,但又想利用他的能力,還是擁有相當的權力。直到曹芳時代,實際掌權者為曹爽,失去對司馬家的提防,而發生高平陵之變。

    曹真與其子曹爽都是曹家用來箝制司馬家的宗親權臣,可能也因為長期享有特殊待遇,漸漸地也失去政治上的敏銳性。我們常會在古裝劇中,看到皇帝臨終前有所謂的託孤大臣,事實上大多是因為擔心幼年繼任者受到權臣架空,所以劃分權力互相制衡,新的皇帝也需要參加這場遊戲。


    清朝康熙的父親順治,臨終佈下的四位輔政大臣,希望能夠在離世之後,讓四個人互相制衡。康熙即位時只有八歲,如果不好好分化權力,集中交在一人手上,就可能發生司馬懿篡位的結果。後來鰲拜強硬作風在四方競爭拔得頭籌,已經隱隱有一人之下的感覺。

    康熙後來設下陷阱擒獲鰲拜,才將朝堂權力奪回。如果當初沒有四位競爭者,也許鰲拜短時間之內就能掌控權力,將重要的官位都替換成自己人,整個清朝都會成為他的囊中物。


    即使皇帝在成年時,也需要對大臣進行分化,避免不同部門聯合產生弊端,但過度分化又會讓行政效率低落。像是秦始皇一改周朝過度分化而失去實質權力的方式,將大權集中在少數人身上,結果離世之後權力落在趙高手上,等到子嬰設計殺了趙高後,也大勢已去。

    而後劉邦得天下後,有感於秦朝的顛覆,所以後來開始清算功臣,就怕這些掌有功名權力的臣子學趙高。但過度的權力集中,也造成後來的呂后專政,其實也算是步上皇權旁落的田地,所幸呂后施政還是受到後世肯定,並沒有為漢朝帶來衰弱。

    Photo by Roman Melnychuk on Unsplash

      Authors get paid when people like you upvote their post.
      If you enjoyed what you read here, create your account today and start earning FREE VOI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