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入瓦屋山,青翠便扑面而来,清新的山风夹杂着泥土的气息,混着脚步与树影的絮语,还有狂风骤雨。那时的景区,是一幅未干的水墨画,轮廓已现,却仍留着未描完的空白——道路还未修好,标识稀稀落落,甚至脚下的石板路偶尔断成碎片,露出凹凸不平的泥土,仿佛在暗暗考验你的决心。
那天,起初阳光柔和地散落在山间,像洒了一层轻纱。山腰间传来的鸟鸣声让人不忍退缩,硬是硬着头皮一步步向深山进发。脚边的野花绽放着未经雕琢的美,仿佛在窃窃私语,邀你深入它们的家园。走到半山腰,已然气喘吁吁,前路却越发陡峭。站在半山的悬崖边,眼前是层叠的云雾,远山如黛,溪水如带。后来,风雨骤至,我们冒着风雨,踩着泥泞,依然向上攀登,虽未登顶,却心满意足,那景色早已深深刻进记忆里,成为一种独特的初见。
几年后,再次踏上瓦屋山的土地时,一切已大不相同。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下,崭新的游客中心忙碌而有序。景区的道路宽敞平整,指示牌整齐而醒目,连空气中似乎都多了一丝现代气息。然而,那抹熟悉的山林气息依然在,依然能让人一瞬间回到那个满是泥泞和野趣的初见时光。
一大早便排队入内,队伍里有孩童的欢笑,也有老人耐心的等待。随着缆车缓缓上升,眼前的风光愈发开阔。翠绿的山脉在晨雾中隐现,溪流蜿蜒而下,宛如一条银带将群山串起。站在山顶的观景台上,脚下是深不见底的峡谷,远处是山脉的连绵起伏,云海如梦似幻,将天地连接成一片无边无际的诗意画卷。
这次终于走到了顶点,那曾未完成的乐章仿佛在此刻奏响了它的终曲。然而,心底某处却悄然涌起一丝怀念——怀念那未铺好的泥路,怀念那未经打磨的原始美。可我知道,这是一种更为完整的遇见,它不仅是风景的绽放,更是时间赋予的礼物,教会我在不同的时光里,欣赏同一座山的万千模样。
For the best experience view this post on Like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