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感

in voilk •  4 days ago



    GyAn9hPr1AegI6Dw__20250326192720.webp
    KJkGGqKcRkZ57vaQ__20250326192713.webp
    qr6gCS54NWLG7Akf__20250326192705.webp
    ZkKC60HPrSWbK5OS__20250326192825.webp

    凌晨四点,手机屏幕的冷光刺破黑暗。朋友的一条信息跳了出来:"刚才地震了,你感觉到了吗?"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下意识地感受了一下身下的床铺——纹丝不动。翻看朋友圈,好几个人提到震感,还有人晒出手机的地震预警。我的小米手机却保持着沉默,仿佛这场地震与它无关。

    早上母亲问起地震的事,我只能摇头说没有丝毫感觉。这似乎成了我的常态——在震感面前,我总是最迟钝的那个人。记得小时候,有个夏天老家盛传要发生大地震,邻居们纷纷在空地上搭起床铺等待灾难到来。我家虽然没出门,却也敞着大门严阵以待。唯独隔壁的叔叔泰然自若:"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那晚最终平安无事,但关于地震的集体记忆却深深烙在了人们心里。

    后来我去了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工作,同事们经常讨论昨晚感受到的震颤。奇怪的是,在那些大大小小的地震中,我只真切地感受过一次。那是个深夜,床铺突然像跷跷板一样倾斜,我几乎要滚落下去。那种失衡感如此真实,让我瞬间清醒。第二天办公室里的谈话证实那不是梦境——几乎所有人都被那场地震惊醒。

    这让我想起2008年汶川地震时,身在远方的我看着电视里不断攀升的伤亡数字。那些坍塌的校舍、扭曲的钢筋,还有失去孩子的父母撕心裂肺的哭喊,隔着屏幕都能刺痛眼睛。更早的唐山大地震虽然只存在于教科书和长辈的讲述中,但那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戛然而止。

    现代建筑技术正在让房屋变得更坚固,地震预警系统也越来越精准。但面对地球板块的躁动,人类依然脆弱。我的"地震迟钝症"或许是种常态,但更多时候却提醒着我:在那不可预测的震颤来临前,唯一能做的,就是认真对待每一个平静的日子。


    For the best experience view this post on Liketu

      Authors get paid when people like you upvote their post.
      If you enjoyed what you read here, create your account today and start earning FREE VOI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