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九寨沟拍的五彩池,看起来像梵高的画,这是世界向我敞开其意义的瞬间。
The Five-Color Pond in Jiuzhaigou, like a Van Gogh painting. This is the world opening up its meaning to me.

在十字路口拍的大楼,有点美国故事的感觉,让我回想起美国电影对我深刻的影响
This building at the crossroads has a touch of Americana, reminding me of the profound impact American films have had on me.

伟大无需多言,剪影也是太阳
Greatness needs no words, a silhouette is still the sun.

用了慢门,老人家注视着匆匆的人群
With a slow shutter speed, Chairman Mao gazes upon the rushing crowds of the new era.
我为什么会爱上摄影?最初仅仅是因为一种定格的欲望。世界是流动的,而摄影却能让它停下来。那种瞬间静止的魔力仿佛在说,快看,这是你不会消逝的生命。当然,绘画也能做到这一点,但显然,摄影简单得多,省事得多。你只需要一个快门,按下去,一切就被封存了。看起来,这就是懒人的艺术。
可渐渐地,我发现自己想要的不仅仅是“定格”。拍下照片时,那一瞬间的满足感很快就会被另一个声音取代——为什么世界看起来的样子和照片上的样子不一样?光线差一点,构图乱一点,最重要的是,照片里总少了点“意思”。那种感觉很奇怪,就像用力去抓一把沙子,可沙粒却从指缝间滑落。于是,我开始明白,摄影并不只是技术的活儿,它还涉及到更深的东西——你拍到的是你生命意义的片段而不是世界的片段。
镜头逐渐让我敏感。我开始注意到,晨曦里的街道其实比正午更有生命力,因为那是我对一天的期待;雨后的树叶总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晶莹,那是我对生命的喜爱;甚至连小摊贩摆放水果的方式,都藏着某种微妙的秩序,它联络起我心中某种神秘的期待。这些画面本来每天都会出现,但只有当我拿起相机时,它们才会跳出来,对我眨眨眼:“看,这就是你一直忽略的生命意义。”
可是,我始终觉得差了一点。拍一张照片,就像试着记录一个梦,但照片出来的那一刻,总像少了点什么。它是完整的,却也让人觉得不够完整。那种感觉很折磨人,但也很让人着迷。因为正是这种“差一点”,让我不停地按下快门,试着在每一帧画面中靠近世界的核心。
有时候我会怀疑,这种执念到底有意义吗?毕竟,无论拍得多好,也不过是一张图而已。可是,每当我站在一个风景面前,耳边有风,眼前有光,我都会忍不住去捕捉。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记录,而是一种不可言喻的冲动。就好像,如果不拍下来,我就会错过某些重要的东西,错过一种瞬间里隐藏的答案。
摄影让我意识到,意义本身是个谜,而我的相机不过是解谜的一把钥匙。可钥匙并不能打开每一扇门,它只能让我看到门缝后的一点光。我喜欢这种探索的过程,哪怕它常常带来的是模糊不清的片段。世界有太多角落是相机无法触及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一次次试探。正因为如此,每次举起相机(大多数时候是手机),我都会觉得,自己离那片光更近了一点。
于是,我继续拍,不断练习,不断失败,然后再一次举起相机。这不是一条会有终点的路,但也许,正是它没有终点,才让我一直走下去。
也许读者还记得,我对世界“整全性”的渴望,我写下这个帖子才发现,原来我对摄影的理解也受到对世界整全性的渴望的影响,那是一种通过摄影寻找生命意义,进而达到一种整全性的曲折的道路。我有时间再来细细思考这个问题吧。
For the best experience view this post on Liketu